2in1 灌漿工藝在鉆孔方面比發泡聚氨酯工藝有絕對優勢。原因如下:
對裂縫所在的混凝土破壞程度不一樣
鉆孔實際上是剪開+銑開的過程。裂縫在產生過程中,裂縫所在的混凝土位置就出現了隔斷,甚至于本身強度不高等原因。如果繼續在此處鉆孔,由于沖擊鉆的撓動,破碎情況會加重。
2in1灌漿工藝在裂縫周圍15cm處鉆斜孔。避免了對裂縫表層混凝土的破壞。
穿透裂縫的概率不一樣
裂縫在混凝土中的延展是一個無法預知的路徑。在裂縫表面垂直向下打孔,往往有可能不能進入到裂縫中去。灌漿料無法進入到裂縫內部,灌漿效果就體現不出來。
2in1灌漿工藝,采用的是斜孔工藝,可以在斜面準確進去裂縫內部。
灌漿針頭的留存不一樣
發泡聚氨酯灌漿,灌漿針頭不取出。2in1灌漿工藝灌漿針頭灌注完成后,需要取出,并用堵漏2#進行孔洞封堵。
灌漿針頭一般為鋁材質。鋁的熱膨脹系數為2.3*10-5/k,混凝土熱膨脹系數為1.3*10-5/k,差距較大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容易在灌漿針頭和混凝土交界處形成新的裂縫。
下表為2in1常見物質的熱膨脹系數
灌漿次數不一樣
發泡聚氨酯工藝采用的是聚氨酯單次灌注。灌注好的聚氨酯在混凝土內部空腔處發泡。2in1灌漿工藝采用的聚氨酯二次灌注。
背防措施的有無
發泡聚氨酯工藝沒有后續的背防措施。2in1灌漿工藝則后續有鑿槽,填充,整體背防等工藝。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紋,在其周圍表層密實度經常也不高。需要做清理,替換,恢復原有的混凝土強度設計。
灌漿料不一樣
發泡聚氨酯工藝采用的是發泡聚氨酯作為灌漿料。其在混凝土縫隙內發泡。泡壁和混凝土搭接。泡壁內部在套消泡。擠壓填充,達到修復的目的。但發泡聚氨酯形成的是中間空腔結構,類似于蜂巢,不是一個均勻連續相。在外力的作用下(比如沉降、熱漲冷縮、荷載),容易破壁,造成封堵失效。
2in1灌漿技術采用的是CG-P105,其特性是遇水發泡,不遇水自固化密實。第一次灌注的時候,遇到水,發泡膨脹,將水擠出構造體外。第二次灌注,將第一次形成的泡孔打開,填充新的灌漿料,在無水環境下,自固化密實,形成一個均勻連續相彈性體。在遇到外力情況下,不存在破壁的問題。
工時效率
以地下室混凝土側板裂縫維修為例(裂縫位置離地面300mm左右)。發泡聚氨酯工藝工序少,施工簡便,一般2人一組,綜合考慮,一組一天(8小時)可以完成15m裂縫的維修,即:15米/2人/天。2in1灌漿技術工序相對復雜,施工工序多,綜合考量,2人一組,8小時一天,只能完成6m裂縫的維修,即:6米//2人/天。遇到高度較高的側墻和頂板,兩種工藝施工效率都會降低。
小結
掃描關注
東方雨虹官方微信
隨時了解最新資訊
掃描閱讀
東方雨虹電子月刊